他建议,今后应继续积极推进这些原则的落地,通过谈判形成实际举措。
问题八,分布式电源低电压、分散式接入,对现有配电网结构冲击较大,需要电网与业主就保护配置选择、电能质量控制装置及重要用户保电措施达成一致。由于沟通协调不足,造成部分项目接入困难。
对于如何解决上述用户侧并网发电的问题,黄碧斌指出,第一,采用电价补贴政策,提高国家投入的经济性。九大问题用户侧发电是未来分布式发电重要的技术路径,但由于项目数量众多、接入电压低、投资商类型多、运营模式复杂等自身特点,加之发展初期相关政策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标准不配套,其发展面临一些困难。问题六,常规电源并网管理的流程通常不涉及地市公司层面,而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需由地市公司办理。问题五,光伏发电业主类型多,相当部分为非传统发电企业,并没有接触过电源建设、并网和运行。比如,与电网规划协调不足,厂网建设可能出现不同步情况。
问题二,光伏发电前期规划工作有待完善。解决方案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黄碧斌向大家介绍了德国的成熟经验,比如具有差异性和逐年递减的固定上网电价,简单高效的自发自用、三量双价制,以及德国制定的明确严格的并网技术标准,确保公共电网的安全稳定。截止2012年6月底,英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量为1387MW,其中1205MW位于英格兰,98MW在威尔士,83MW在苏格兰,1MW位于北爱尔兰。
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将光伏增长拉动因素归功于上网电价补贴制度,后者覆盖装机规模小于5M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根据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DECC)公布的季度能源统计数据,2012年第二季度英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同比增长42.4%,至14.2GW,绝大部分原因是较高的离岸和陆地风电装机量。英国也拥有一个可再生能源义务(RO)计划,主要支持5MW以上项目。2012年第二季度英国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861%,从去年同期的0.05TWh增长至0.47TWh。
英国政府认为这一数据应该更高目前,可再生能源在英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为9.6%,去年是9%。
由于今年雨量较少和风力较小,水力发电量下滑31%,陆地风电发电量下降11%。英国也拥有一个可再生能源义务(RO)计划,主要支持5MW以上项目。英国政府认为这一数据应该更高。根据英国能源和气候变化部(DECC)公布的季度能源统计数据,2012年第二季度英国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同比增长42.4%,至14.2GW,绝大部分原因是较高的离岸和陆地风电装机量。
截止2012年6月底,英国累计光伏发电装机量为1387MW,其中1205MW位于英格兰,98MW在威尔士,83MW在苏格兰,1MW位于北爱尔兰。能源和气候变化部将光伏增长拉动因素归功于上网电价补贴制度,后者覆盖装机规模小于5M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第二季度,英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量316MW,其中235MW受益于上网电价补贴计划。2012年第二季度英国光伏发电量同比增长861%,从去年同期的0.05TWh增长至0.47TWh
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光伏电站,Sunny Bangchak对本地区的太阳能光伏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泰国正逐渐发展为新型的光伏市场,在最近的几个月中,我们看到福思第一太阳能在泰国设立分公司以服务东南亚地区,并帮助泰国政府实现其在2020年前建设2GW光伏电站的目标。
该电站采用尚德组件,由当地EPC承包商Solartron Public负责建设。9月4日,泰国石油公司Bangchak Public Petroleum Co. (BCP) 所属的44MW光伏电站Sunny Bangchak在泰国大城邦芭茵区并网发电,该电站距首都曼谷约40公里,据称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晶硅光伏电站。
我们在电站附近建设的展示中心将作为泰国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教育基地。该项目也表现了尚德和BCP在泰国推广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决心。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博士表示,我们很高兴在泰国与BCP和Solartron合作开发太阳能光伏项目。泰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22年前20%的能源需求来自可再生能源。BCP的高级副总裁Bundit Sapianchai表示,我们承诺在泰国发展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经济,Sunny Bangchak项目正是其中的重要一步。尽管BCP没有公布具体发电量,尚德方面透露电站每年可减少3.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我们选择尚德,是因为看中了其享誉世界的品质和适合太阿国高热高湿气候的高效率组件否则,我们怎么会成为遭受到美国和欧盟,以及不久可能还会遭遇更多国家进行制裁的对象?再从实际地位来看,我国从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法开始,光伏产业就已在事实上成为它的一员。
光伏产业天生就该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难道至今还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吗?这问题其实提得无奈。
其三,在具体的政策制订和执行中也存在巨大的落差。而一向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尚德电力董事长施正荣博士,在抓紧调整内部结构、积极应对市场挑战的同时,多次发出呼吁:应当把光伏发电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高度重视。
再如,可再生能源的并网问题,国家电监会早在2007年7月25日就发出第25号主席令,确定省级以上电网企业应当制订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套电网设施建设规划、电网企业应当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电网企业应当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购售电合同和并网调度协议、电力监管机构对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量的情况实施监管等等。光伏发电技术虽然问世已有百年,但作为产业的形态出现,却还只是近三十年的事,在我国更只有十来年。此外,生物产业也与光伏发生了联系美国科学家已通过大量实验,证明藻类可能是今后光伏发电的最佳介质。凡此种种,使德国的光伏发电应用,在全社会得到真正的高度重视,也激发了全社会广泛使用光伏发电的积极性,使它们先后成为全球新能源发电的最大国家,也带动了光伏科研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光伏产业牵涉到科研、材料、制造、应用、服务等门类的三十多个分支产业,全球年贸易额超过1500亿美元,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超过500万人。尤其是它的影响,不仅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发展、环境改善等国计民生的许多重要领域,甚至还对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产业巨大的影响,是其他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难以比拟的。
光伏产业,远没有像我国官方高层反复强调的那样,从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获得重视。最近,国际上对中国光伏产品出口压力大增,美国双反初步裁定、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许多国内企业在压力下酝酿退出这块曾辛勤耕耘多年的土地,或被迫把设备资金投往异国他乡以便以外籍身份参与国际竞争。
其次,我国光伏产业在制度设计和总体规划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特别大的差距。从产业自身的功能性质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少应有三大属性。
但是,所有这些措施,几乎全部未得到贯彻执行。而新型IT信息产业,也与光伏发电有虽然间接却也相当密切的关连。并认真学习德国等国行之有效的经验,尽快出台鼓励全民参与、全面启动我国光伏消费市场的政策,使我国光伏产业早日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但7年过去了,这项重要的总量目标才刚刚出台,相应措施也刚刚颁布,是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还有待观察。
从国家层面,对整个光伏产业,进行统筹研究和规划,这一席短而意味深长的话,直接针砭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弱点痛处,在光伏产业界激起巨大的涟漪。可喜的是,施正荣等人的呼吁终于已得到国家高层领导的重视。
首先,它应该是新兴的。像德国,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制订了对绿色电力的强力扶持政策,并立法规定传统发电企业要逐步加大收购绿色电力的比例。
至今在我国许多地方,光伏发电,以及风电、生物质电等新能源的并网,仍然受到各种形式的严重阻碍,既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有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光伏企业参与我国新能源结构调整和战略发展的积极性。多次见诸国家文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容,就是节能减排、生物工程、高端装备、新型IT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类。